园林植物病虫防治信息 2023年第3期(总第12期)

发布日期:2023-06-25 11:18 字体:[ ] 浏览量:

夏季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将相继发生,全市各园林绿化管理单位要高度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,坚持“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”的原则,加强监测和预防,做到“勤观察、早发现、早防治”。为有效开展夏季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,现将近期我市发现的园林植物病虫害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,供大家参考。

一、蚧壳虫


红蜡蚧

近日,利民河绿地内多株梅花发现红蜡蚧。红蜡蚧因雌成虫背面有较厚的蜡壳所覆盖,且蜡壳呈暗红色至紫红色而得名。一年发生一代,以受精雌成虫在植物枝杆上越冬,虫卵孵化盛期在6月中旬,初孵若虫多在晴天中午爬离母体,阴雨天在母体介壳爬行半小时后陆续固着在枝叶上危害。红蜡蚧能诱发煤污病,使枝、叶、果乌黑,严重可造成植物整株枯死。 


日本龟蜡蚧

目前在人民路路东(世纪大道-新都路)行道树重阳木发现日本龟蜡蚧。雌成虫背有椭圆形白蜡壳,呈半球形隆起,具龟甲状凹纹。一年一代,每年6月中下旬为孵化期,主要以若虫和雌成虫刺吸汁液为害,在叶及枝上排泄蜜露,引起煤污病,严重时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。 

防治方法

1.物理防治:(1)通过修剪疏枝,剪去过密枝条、徒长枝、内膛枝等,增强植株通风透光率,抑制蚧壳虫的发生。(2)加强水肥的管理,增施有机肥及磷、钾肥,增强植株的抗虫能力。

2.化学防治:若虫孵化盛期后,在未形成蜡质或刚开始形成蜡质层时是防治的关键时期,药剂可选择98%蚧螨灵乳油或1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。喷药采取淋洗式喷雾,保证树体上下、枝干四周、树冠内外喷匀喷透,不留死角,每隔7~10天喷洒1次,连续喷洒2~3次,可取得良好的效果。

3.生物防治: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,如红点唇瓢虫、寄生蝇和捕食螨等。 

二、梨网蝽

世纪大道西延边侧绿地、希望广场等点位垂丝海棠发现梨网蝽。一般6月出现第一代成虫,8-9月危害严重。它主要危害杜鹃、海棠、樱花、月季等,以若虫、成虫群集叶背主脉附近,刺吸植物汁液,使叶正面出现黄白色斑点,背面呈锈黄色斑,影响光合作用,使植株生长缓慢,严重时叶片苍白,提早脱落。


防治方法

1.化学防治:防治有两个重要时期,一是越冬成虫出蛰至第1代若虫发生期,成虫产卵之前,以压低春季虫口密度,二是夏季大发生前喷药,控制7-8月虫害,可喷洒5%蚍虫啉乳油2000-2500倍液或4.5%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2000倍液,交替使用。

2.生物防治: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,如平腹小蜂、瓢虫和草蛉等。

三、斑衣蜡蝉


近日,利民河绿地臭椿树干上发现有斑衣蜡蝉,斑衣蜡蝉俗称“花姑娘”、“椿蹦”、“花蹦蹦”、“灰花蛾”等。一年发生1代,以卵在树干或附近建筑物上越冬,翌年4月中下旬若虫孵化,5月上旬为盛孵期,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羽化为成虫,活动危害至10月。以成虫、若虫群集在叶背、嫩梢上刺吸危害,诱发煤污病或嫩梢萎缩,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发育。

防治方法

1.物理防治:结合修剪疏枝,剪除过密枝条、病枝虫枝叶,增强通风透光,抑制虫害的发生。修剪的病虫枝集中烧毁或深埋。

2.化学防治:可用10%吡虫啉2000-3000倍液、啶虫脒3%乳油1000-1500倍液进行喷洒。

3.生物防治:保护和利用寄生性天敌和捕食性天敌,如寄生蜂等。

四、叶斑病


人民路(青年路以南)分车带多处红叶石楠绿篱平台出现叶斑病。叶斑病每年夏秋为主要发生季节,主要破坏叶片和茎,叶片受害时首先出现褐色小点,病斑扩展为半圆形、灰白色,边缘褐色,后期病斑干枯,红褐色的叶片变褐色,严重时病变可连接成块,导致全株枯死。

防治方法

1.物理防治:合理修剪,加强通风透光,剪除病枝病叶,减少再侵染。同时加强管护,勤施薄肥,增强树木生长势和自身抗病能力。

2.化学防治:发病时喷洒50%多菌灵300-400倍液或50%甲基托布津300-400倍液。此外,发病较重时,在每次雨期过后应喷施药剂。

五、白粉病

近年来,石楠白粉病在市管绿地普遍发生,3月初即开始在新叶上为害,一直到7月。希望广场石楠球叶片上已发现白粉病症状。

白粉病刚发生时,叶面有较小白斑。防治不及时会迅速扩展,一旦白粉布满整个叶片,影响植物光合作用,甚至导致整株死亡。

防治方法

1.物理防治:通风透光较差、空气湿度大的环境容易诱发白粉病,因此需要合理疏枝、疏植,提高光照水平,降低湿度和改善通风条件。

2.化学防治:白粉病在植物生长季节可发生多次重复侵染,以4-69-10月发病最为严重,所以在这期间防治工作尤为重要。发病期,可喷施15%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、25%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1500-2000倍液等,每36天喷一次,连续喷36次,冲洗叶片到无白粉为止。

此外,6月上旬,市管绿地内已出现天牛成虫,需把握防治时期,加大成虫捕捉力度,提升防治效果。

 

 

打印 关闭